臉書粉專「後備義勇自訓手冊」貼出這名男子的教召心得,他表示,過去從未參加過什麼自主軍事訓練,這次的教召對我來說充滿新鮮感。正因為這種「第一次學到」的感覺,加上連上幹部的紀律、態度與教學方式都不錯,氣氛比我當兵時遇過的那群同梯更認真,也更願意配合。
他說,幹部的心態明顯比當兵時好得多,不再給人那種「上面也在應付」的感覺。休息時間或課程空檔,幹部會用朋友的方式閒聊,整體氣氛很像在健身房上課。至於「我們真的會打嗎?」或「怎麼打得贏?」這類話題,幹部多數會避開,通常只回答「我們就是努力啊,打不打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男子覺得,這次教召雖然沒有老古板的政戰課,但對「中共政權有什麼能耐」以及「現代戰爭的樣貌」幾乎沒有著墨。有些召員會在課堂或閒聊時說:「如果台海戰爭被搶灘成功,我們就完了!」但就他看過的CSIS兵推而言,即便再樂觀的戰況,台灣都很可能被成功登陸。
他說,新制教召讓召員的辛苦程度上升,也因此有人覺得「現在都這麼累,我才不要打仗」。在缺乏對中共政權對內壓迫的了解下,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打仗是「保護家人」的方式。也有人會想:「打起來機率那麼低,為什麼我們要這麼苦?」
但這名男子本身對軍聞有興趣,所以能在課堂間分享一些,「但我相信不是每梯都有人這樣。如果能在教召裡增加半天的政戰或軍情解說,我覺得會非常好,也非常需要。」
他說,教召這14天說不上驚天動地,卻足以讓他重新思考:訓練不只是體能和技術,更需要知道「為什麼我們要練」。這樣,當那一天真的到來時,我們才不會只是「運氣不好來當兵的人」,而是能帶著清楚的理由去守護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