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a Safe創辦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推動建築安全滿二十年,近期台灣房市冷,本報詢問推廣結構安全是否因此受影響,戴雲發堅定說道:「之前房市好建案很好賣,現在建商反而更會思考透過導入Alfa Safe工法來提升競爭力。」不過他馬上露出靦腆表情說:「不過缺點是房市冷建案會推得比較慢。」
在強震頻繁、建築安全成為全民關注焦點的此刻,Alfa Safe推動「建築安全」滿二十年,發現傳統工法的限制、看見品質落差的源頭,並一步步提出解方。
戴雲發指出,台灣的建築制度已行之有年,法規上的規範逐步完善,但面對連年強震與氣候極端化的挑戰,不能只停留在設計圖上所設計「紙上的安全」,真正能守護人民的,是落實到每一根鋼筋、每一道施工流程的專業與責任。
從2005年成立Alfa Safe團隊以來,致力於改善傳統鋼筋綁紮品質無法確保的困境,將結構設計、鋼筋加工與工地組裝進行整合,提出了台灣首套可視化、可控、可複製的耐震系統化施工解法。
除此之外,更致力於讓消費者買房不再只能「相信」,而是能「看見」建築安全的實現。始終專注於建築結構安全的深化改革,系統化耐震工法不僅是耐震工程技術的創新,更是「建築透明化」的具體實踐。從加工廠管理、手把手教工班綁紮鋼筋以確保施工品質到位、工地建築安全履歷紀錄及查驗,每一道程序都力求清楚、可追溯,讓居住者安心,也讓社會對建築品質有信任的依據。
傳統建築的施工流程,從圖面設計到現場綁紮,歷經多重人為環節,品質難以掌控。戴雲發認為,與其事後補救,不如一開始就把設計、加工與施工整合起來,讓「每一道工序都有依據」,把結構安全從圖紙實踐到現場。
畢竟要蓋出安全的建築,關鍵不會是因為有用那一種的設備工法就安全了。而是每一根鋼筋、每一處綁紮、每一個施工細節都做到確實,不是只要有加入任何那一種設備或構造型式,基本綁鋼筋、灌混凝土工程就可以隨便綁、隨便灌而沒有關係的。
早期推廣時,因為是新工法,幾乎沒有建商敢嘗試,戴雲發只好自己到鋼筋加工廠輔導鋼筋加工製作,及親自當鋼筋領班工頭,用點工的方式帶著工人現場組裝施工,完成全台第一棟Alfa Safe建築工法的示範建築。
推廣至此逐漸獲得建商認同,Alfa Safe也被導入多項公共與民間工程中,於2023年獲得經濟部頒發的「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金牌」,成為台灣建築產業史上首度由建築工法獲得此殊榮的案例。而後更受到銀行對採用Alfa Safe工法建案提供融資優惠肯定、智慧建築獎勵及都更權利變換納入提列特殊工法費用等。
未來十年,希望Alfa Safe成為建築產業推動品質轉型的夥伴,讓所有人都能「看得見安全、住得更安心」。建築安全,應該是「標配」而不是「選配」,持續為台灣建立更堅韌、更安全的建築環境,同時也希望與更多關心建築品質的夥伴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建築安全成為台灣建築本來就該有的樣子。
建築安全不該只是「紙上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必須落實到每一項實際施工中,一棟真正安全的建築必須同時兼顧「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缺一不可。建築安全,應該是「標配」而不是「選配」,唯有如此台灣的建築才能邁向下一個「韌性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