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大罷免「背後意義」是什麼 陳雅琳強調「雙方都著重民主」
《罷選看華視》特別報導將帶領全民即時掌握選情脈動。華視提供

|即時

7/26大罷免「背後意義」是什麼 陳雅琳強調「雙方都著重民主」

mirror-daily-logo

2025/07/24 19:21:00

記者:

潘佳琪

7月26日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會罷免行動,共計24席立法委員接受民意檢驗,牽動國會版圖與政治走向。攸關憲政與國家未來的重大時刻,華視新聞推出《罷選看華視》特別報導,從當天下午兩點起到午夜,即時掌握選情脈動。
本週六史無前例規模最大的罷免投票,華視在當天開票前、中、後,推出三階段的即時特別報導。主播雷雅表示:「今年華視在各大重點選區都有部署連線記者,帶回第一手的觀察。用民眾的視角去理解不同的立場,真實呈現投票現場的氣氛。」作為開場主播,將以專業、平衡,鮮明的快節奏為大家瀏覽各大選區。
華視夜間新聞-羅意瑾主播。華視提供_2025-07-24.jpg
華視夜間新聞:羅意瑾主播。華視提供
進入開票階段後,《罷選看華視開票特別報導》由資深主播陳雅琳接力,深耕新聞界32年,長期關注政治脈動的她胸有成竹說道:「即時Live分析選票講求切中要點,並且要有故事可以講。台灣選舉史的發展歷程都已經在我腦海中,信手捻來都是故事可以和觀眾分享。」她表示:「這次罷選不只是民意對政治人物的審視,也將牽動國會生態與施政方向,更可能影響下一波罷免潮與國際觀感。」陳雅琳更進一步強調:「雙方都著重在民主價值,但其實彼此信念並不相同,罷免的結果,就能看出台灣主流民意所向。」
罷選看華視特別報導-莊惠琪主播。華視提供_2025-07-24.jpg
罷選看華視特別報導:莊惠琪主播。華視提供
在開票報導結束後,由主播莊惠琪接續分析政治新版圖,不只即時追蹤選舉結果與第一線畫面,更邀請到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及來賓全面剖析國會新局勢,連線關鍵選區議員,帶來最接地氣的觀察。莊惠琪表示:「我認為觀眾最需要能在第一時間理解這場罷選,對我們的未來會帶來什麼影響。」身為長年關注社會議題的新聞人,她也點出台北、台中、花蓮為重點觀察選區,在預算爭議的背景下,民眾對政治的關注其實不斷在升溫。
緊接在《罷選看華視》特別報導後的夜間新聞,將由主播羅意瑾為觀眾統整總結罷選發展,地方政治權力是否重新洗牌、各政黨對於民意的解讀及未來政策方向的調整,都是選後關鍵訊號,也將持續追蹤政壇人物的第一時間回應與政黨後續佈局,她直言:「投票率的變化、現場氣氛、選民動向與政黨反應,我們不只報導結果,更希望帶觀眾一起理解背後的訊號與意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