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頁「法文邂逅」近日發文指出,每次和瑞士親友聊起台灣,想讓他們知道這個地方其實也很先進,第一個提的優點就是健保。以自身的經驗來說,在瑞士看皮膚科,沒有等上2、3個月基本是見不到醫生的,這在瑞士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剛來到台灣,發現皮膚科可以當天掛號,當天看診,真的超級震撼。
他說,那種震撼感甚至帶點羞愧:「我們自豪制度完備、生活品質高的瑞士,居然連這種基本便利都做不到?而且瑞士的醫療費用非常高,就算收入也高,但醫療支出的負擔還是很重。根據消費能力換算,瑞士人每年在醫療上的花費,大概是台灣人的5倍。所以剛來的前幾年,我真心覺得台灣健保無敵」。
但他說住得越久,越能看到一些盲點,台灣的健保制度雖然便宜又快速,卻也存在不少讓他感到困惑的地方,還是以皮膚科為例。雖然台灣可以立刻看診,但醫生真的很忙。從掛號到看診,可能5到10分鐘就結束,甚至5分鐘已經算「很久」。
他說,自己長期有皮膚問題,常常去看診,過程卻是這樣的:醫生看一眼、開藥、下一位。最多就問問:「最近有沒有熬夜?壓力大嗎?」這樣簡短的對話。整體來說,醫生根本沒有時間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而且很多朋友也有相同的經驗,有時候一個皮膚狀況,為了解決它,要跑好幾家診所。
他直指醫生太忙,厲害的醫生會選擇離開健保,「我曾經遇到一位非常厲害的皮膚科醫師,一次就能對症下藥。可是後來他變得非常有名,病人太多,他乾脆不再參與健保,改走私人診所與醫美市場」。這樣的例子還不只一個,他發現在台北,很多技術好的皮膚科醫生,只要一有知名度,就會選擇離開健保體系,改走收費比較高、但能提供更完整服務的私人路線。
於是他開始思考,「方便」與「品質」是不是一種衝突?台灣健保真的很便利,但是會不會正因為太便利,讓醫療體系總是處在高壓運轉中?若制度在價格或就診流程上做出微調,是否有可能讓資源分配更有效,讓真正有需要的患者能獲得更多時間與照顧?
「超級白急診醫師」粉絲團也心有戚戚焉,說看完這篇瑞士人寫的文章,只想說一句話:「歡迎大家來吃誠實豆沙包」。他說,外國人剛來台灣,看到健保都會驚為天人,不過這名瑞士人很快且誠實地指出台灣健保的吊詭:看得快、用得多、爽度滿分,但問題常常沒解決。
他說,真正有能力的醫師,因為體制給不出時間與報酬,只能選擇退出。台灣健保有好的地方,也從來不缺誇讚,缺的是誠實面對問題的勇氣。而這篇瑞士人的文字,雖然句句客氣,卻早就問出了最刺耳、但最該回答的那個問題:「當最好的醫師都選擇離開了健保,剩下的健保還值得驕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