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律師蘇家宏在臉書粉專「蘇家宏律師」中發布貼文,表示一名年薪70萬的單身安親班老師,靠存股投資領股利加薪20萬,但繳的稅比年薪90萬的主管還少,對此,蘇家宏分享5個關鍵策略:
1.小資族股利合併計稅,享8.5%抵減稅額(上限8萬元):以這位安親班老師來說,薪資70萬+股利20萬,總收入90萬,扣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與薪資扣除額後,淨所得約為45.4萬元,稅率級距5%,應繳稅額約為2萬2700元,但股利合併課稅有「8.5%抵減稅額」, 可抵掉1萬7000元(20萬×8.5%),最終只繳5700元,比同樣5%稅率的主管少繳將近2萬元!5%所得稅率的小資族,股利合併計稅最划算!
2.如果合併課稅不划算了,股利可以採用分離課稅:當你的所得稅率適用30%、40%的朋友,股利合併課稅的8.5%抵減就不一定比較划算,高所得者可以將股利分開計算,股利以單一稅率28%試算,比較「分離課稅」與合併計稅那一個划算。
3. 購買KY股票或註冊地在海外的基金也能節稅:一般人的海外收入,低於100萬是不用申報的,而就算超過100萬,基本所得額在750萬元以下者,也沒有繳納基本稅額之問題;基本所得額超過750萬元的部分按20%稅率計算基本稅額。
因此當選擇註冊地在海外的基金,其資本利得以及配息收入,或 KY代號的股票(註冊地在海外,只是在台灣上市)所發的股利,在課稅基準上,納入的是海外所得,依照最低稅負制來計算。
4. 不參與除權息,除權息後買回股票:如果是高所得的朋友,如果在上市、上櫃股票除權息之前賣掉股票就不會有股利收入,由於目前不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可達到節稅的效果。
不過,特別要注意出售股票的成本,證券交易稅股票0.3%,ETF0.1%、券商手續費,是否划算;以及出售時間與買回時間符合高賣低買,如無法在股票填權息之前買回,反而沒有賺到填權息。
5.「借券」也能節稅:股票出借若碰到除權息,你收到的不是股利,而是「權益補償」,借券收入則列入租金收入來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