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南部群島11天狂震逾800次 氣象局:真的太多!日政府繃緊神經開會
鹿兒島南部群島11天狂震逾800次,氣象局:真的太多!日政府繃緊神經開會。圖為2024年日本石川地震。翻自《NEWS 1》

|即時

鹿兒島南部群島11天狂震逾800次 氣象局:真的太多!日政府繃緊神經開會

mirror-daily-logo

2025/07/02 10:42:00

編輯:

施旖婕

正當外界熱烈討論「7月5日強震預言」是否會真的發生時,日本鹿兒島南部外海的吐噶喇群島,自6月21日以來不斷測得地震,截至今(2日)凌晨零時為止,已經累積測到超過800次的地震。福岡管區氣象台也承認,這是近期當地地震中,測到最多的一次。
據日本《每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報導,吐噶喇群島在6月21日測到地震活動,而且一度在23日測得183次地震發生,之後雖然地震次數減少,但在6月29日地震活動又開始變得頻繁,測到98次地震。截至今日,總共測得超過800次地震,而且在今日早上9時6分開始,在短短8分鐘就發生3次震度4的地震。
20250702日本地震。翻自《南日本新聞》
吐噶喇群島自6月底以來地震活動相當頻繁。翻自《南日本新聞》
福岡管區氣象台表示,雖然當地在過去曾經發生過地震發生的2-3週內,能測到上百次的地震活動,但這一次的確是近期地震活動中最多的。當地居民也表示,頻繁的地震實在讓他們相當不安。熊本大學海洋火山學研究所副教授橫瀨久芳指出,吐噶喇群島周邊是大規模海底隆起,沒入板塊底下的特殊地形,因此容易引發頻繁的地震。另外氣象廳也表示,近期仍會出現震度5的地震,呼籲民眾多加注意。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1日在首相官邸舉行的中央防災會議中,也特別討論「南海海槽地震防災對策推進基本計畫」。會議中指出,從靜岡縣到宮崎縣、屬於南海海槽的範圍地帶,平均100-150年會發生一次大地震,因此未來30年內該區域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可以來到80%。另外,會議上也討論防震具體目標,包括2035年前解決抗震性不足的住宅問題、2030年前堤防維修率達50%、下水道等公共建設提升耐震性、全國避難所的品質要達到國際標準等。日本政府也假定,南海海槽若發生地震,將造成29.8萬人死亡,235棟建築物倒塌或燒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