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問世後入門職缺驟減3成!專家警告未來5年恐掀白領就業寒冬
根據英媒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Adzuna資料科學主管詹姆斯尼夫(James Neave)指出,企業在面對國民保險、最低工資等成本壓力時,紛紛轉向AI增加工作效率、減少初階人力。AI新創公司「Anthropic」執行長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也警告,AI在未來5年內恐淘汰一半的白領初階職位,導致失業率增加20%。
事實上,英國電信(BT)早在2023年5月宣布,計劃在10年內以AI取代1萬個職位,受影響的職位涵蓋客服與網路診斷,執行長艾莉森柯比(Allison Kirkby)更直言,隨著AI技術的進步,裁員規模可能擴大。
這一波「就業末日」浪潮來襲,最先衝擊的正是行政與入門職位,隨後也將波及高薪工作。根據 求職網站「Indeed」最近發佈的《未來工作報告》,只有1/3的受訪者相信AI對其職涯有正向影響,有60%在職者認為AI執行數據分析的能力優於人類、48%在職者指AI在例行工作上表現較佳、45%在職者則認為AI更具備細節處理能力。不過還是有9成受訪者普遍對自身在人類特質方面仍保有信心,包括批判性思維、創造力與情緒智力。
未來10年內有什麼工作不會被AI取代?
針對未來10年最不可能被AI取代的工作,跨國會計公司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首席經濟學家巴雷特庫佩利安(Barret Kupelian)認為,傳統技術職業如水電工、電工與油漆工因高度仰賴手工勞力,目前科技尚無法複製。另外,需要高度判斷力與創意的專業工作,也因其客製化特性「難以數位化」而不易被AI取代。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則示警,即使AI發揮正向效益,所帶來的自動化趨勢仍可能加劇財富不均,例如高薪專業人員將因AI工具而薪資上漲,反觀低薪職位則面臨降薪與裁員風險。
IMF的一項研究顯示,行政與技術支援人員如秘書、辦事員等文職人員,因工作內容大部分都可機械化操作,最容易被AI取代。至於專業人士與管理階層雖然有可能將受到AI衝擊,但更有可能從中受益。
英國教育部過去也曾發布報告指出,AI最有可能取代的白領職業包括會計師、顧問與心理學家。另一方面,運動員、鋼鐵結構工與屋頂工人等體力勞動工作,則被認為最不受AI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