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中,許允樂回顧自己從大學時期父親驟逝的創傷開始,經歷了對生活的迷惘與壓力,逐步透過諮商學會理解並心疼自己。她提到,諮商初期頻繁進行,約每月一次,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延長至半年一次,像是與「無條件站在同一國」的專業朋友對話,溫柔而堅定地陪伴自己,學會重視自身感受,猶如為心理進行一次次按摩。
文中,許允樂坦露父親過世帶來的深遠影響,描述那句「我以為會一直在的愛,竟然就這樣不見了」所承載的悲傷,以及無法準備的失去如何讓她對「深度擁有」產生戒心。她提到,過去因曾被誤解利用父親的離世「攥寫故事」而選擇沉默,但內心深處的傷痛始終停留在失去父親的那一年,形成一種自我防衛機制:保持冷靜清醒,假設最壞情況以降低傷害。
許允樂寫道:「我不怕自己死掉,但我怕自己以外的人死掉」,真摯表達內心的恐懼與脆弱。許允樂近期諮商聚焦於更深層的情感議題,例如「愛是無法長久的」、「擁有=風險/失去的起點」等信念,這些被諮商師歸類為「逃避依附」,源於她對失去的恐懼與自我保護。她分享,父親過世後,世界的信任感破碎,內心某處「靜靜結冰」,影響了她對親密關係的態度。
文中,許允樂也提到與李玉璽相聚時的溫暖互動,她寫道:「到家相聚後,我們依然嘰哩呱啦的分享今天生活、天氣、工作、也分享諮商過程跟心得,突然有雙大手摸摸我的頭說:『不怕!我們都會健康然後一起變老!』又接著說:『可能妳怕自己不小心把爸爸忘記吧,所以連很痛苦的部分也這樣用力記著,對嗎?』」
許允樂表示,她正在為心中的藍圖努力,學會「不害怕擁有」是第一步,逐步解開內心糾結並療癒自己,朝未來勇敢前行。她以輕柔卻堅定的語氣寫下:「我在努力哦~輕輕的但很努力」,展現對未來的希望與決心。這篇發文引發網友熱烈迴響,許多人感動於她的真誠與勇敢,紛紛留言鼓勵,稱讚她願意直面傷痛、追求成長的勇氣。許允樂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療癒的紀錄,也為許多同樣經歷失去的人帶來共鳴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