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銘 的文章

即時
2025/04/29 22:46:00
美國總統川普終止低於800美元小額包裹免關稅政策,5月2日起對來自中國和香港小額包裹開徵120%關稅、或進入美國的零售貨物每件郵寄費用提高到100美元,6月1日之後則更高,美中關稅戰看似緩和,實際上又進入另一輪的槍林彈雨。

即時
2025/04/28 16:05:0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基準關稅、對等關稅後,又緩行90天在實施對等關稅,各國在高額對等關稅緩行期間,都急著要跟美國進行貿易談判,而美國也不大家一起談,就採一個一個、各個擊破進行雙邊會談,美國經濟量體大,這也讓與之協議的國家陷入了不得不壓力,台灣該怎麼談?要怎麼談?談出多少關稅是最好?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不太可能談到零關稅或優惠關稅。但預料川普對台灣的目標稅率應該是15-20%左右。如果我們能談到15%那就是最好。」

即時
2025/04/25 13:15:00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呼籲聯準會應迅速採取降息措施,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行動遲緩。先前甚至出現要炒掉鮑爾,結果引發經濟市場震動後,又改口無意解除鮑爾職務,這次再要求聯準會降息,聯準會內部理事傳出6月可能降息。消息一出,帶動美股,尤其費城半導體大漲5.63%、台積電ADR漲了4.04%,也激勵台股開盤一度回到兩萬點大關。

即時
2025/04/24 20:37:00
針對中國洗產地,美國持續加大圍堵中國力道,藉著關稅牽制著越南、韓國,兩國為了避免美國對他們的出口輸美貨物課徵高關稅(越南對等關稅46%、韓國對等關稅26%),現正對各種變形洗產地的中國商品加強打擊力度,也支持、執行對中國徵收的關稅。

即時
2025/04/24 16:58:00
日本最重要的產業就是汽車,就像台灣的半導體,而當中全球第一大廠豐田(Toyota)汽車的地位,就猶如我們的台積電。在川普大喊美國製造下,Toyota先前已經在美國建有11個工廠,算一算迄今為止,豐田在美國的總投資已達490億美元(新台幣約1兆5941億元),雇用了近5萬人、也創造出超過28萬個工作機會。但呼應川普美國製造政策,最新消息,豐田將在西維吉尼亞州工廠追加投資8,800萬美元(新台幣約28.6億元),用以生產下一代(第六代)Toyota、Lexus車上的複合動力變速箱。

即時
2025/04/24 13:21:00
美中關稅戰似乎可望緩解,美國總統川普自己都說對中國145%太高了,會大幅下降。對聯準會主席鮑爾他也解釋道:「沒有要開除他。」市場情緒轉趨樂觀,大盤23日大漲845.71點,創下台股史上單日第二大漲點。根據群益投信台股主動ETF團隊統計資料顯示,大盤單日漲點700點以上,再往上漲機率為百分百,但川普變來變去,關稅談判沒搞定前,股市沒信心,陷入震盪。

即時
2025/04/23 15:49:00
美國總統川普說沒要解雇「太慢」先生、聯準會主席鮑爾,加上與中美關稅大戰下,他也鬆口會大幅調降對中國關稅,緩和了緊張對抗情勢後,美股大漲,台股也跟狂飆出845.71點史上單日第二大漲點,最後加權指數19,639.14點,不過,收盤成交量僅新台幣2,690.98億元。電子權值股台積電漲57元、收在873元;鴻海漲7元、收在139元;聯發科漲70元、收在1370元。

即時
2025/04/23 13:02:00
全球太陽能供應鏈將大洗牌!美國商業部針對中國太陽能模組大廠在東南亞設廠洗產地問題,對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四國祭出史上最狠的反傾銷、反補貼太陽能模組輸美關稅,其中柬埔寨因為不配合調查,關稅稅率高達3521%、越南395.9%、泰國375.19%、馬來西亞41.56%,由於全球太陽能第二大生產地的台灣可能受惠、迎來轉單效應,消息一出,也接連兩天激勵太陽能概念股大漲。

即時
2025/04/22 23:21:00
美科技七雄蘋果(AAPL-US)、輝達(NVDA-US)、微軟(MSFT-US)、Alphabet(GOOGL-US)、亞馬遜(AMZN-US)、Meta(META-US)、特斯拉(TSLA-US)在川普關稅的折騰下,股價直直落,尤其特斯拉今年以來已抹去美國大選後的所有漲幅,並且在2025年迄今已暴跌44%。七雄的低谷震盪,其實也重重影響了其背後供應鏈的台灣科技產業。

即時
2025/04/22 16:54:00
台灣光電能源大廠泓德能源,即將在明(23)日開展2025智慧移動展中,正式開展旗下最重要的VPP虛擬電廠功能,今年預計會把綠電匹配、調度到包括全家便利商店、阿公都會用一插即充的星舟快充充電樁在內的20個電力應用場域。

即時
2025/04/21 18:11:00
美國已經對鋼鋁、整車汽車課徵25%關稅,這對輸美汽車已經造成重大的影響,世界第一大車廠豐田(Toyota)正在考慮,把下一代世界賣座、在美甚至是最暢銷的都會運動休旅車RAV4,移往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整車組裝廠生產,成為最新為了因應關稅衝擊、重新調整供應鏈的汽車製造廠。

即時
2025/04/21 13:42:00
今(21日)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貨櫃三雄股價表現同時疲軟,事實上航運三雄近日的齊沉,也反應了航運市場,其實並沒有出現原本預期、關稅緩行90天後的拉貨潮,甚至,之後亞洲-北美航線將會有53%的運力被取消。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