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假平板透過「刷機軟體」灌水顯示規格,搭配仿iPad外型、吸睛文宣,上架蝦皮等購物網站販售,同樣規格的商品本應販售1萬5至2萬元,但這批平板單價卻落在1000元至3000元之間,吸引大批民眾購買,實則成本不到200元。直到一名通訊行老闆K先生受害氣炸報案,才讓整起詐騙案浮上檯面。
警方查出,主嫌38歲陳姓男子曾涉毒與假慈善機構詐欺案,與中國大陸製造商合作,由對岸大量供貨,他則負責在桃園租倉庫分裝出貨。另一名李姓男子則出借蝦皮帳號當人頭賣家,每個帳號月租6000元,整起案件至少牽涉6個網購帳號、582筆交易。
警方掌握情資後,6月25日先至台中搜索李姓人頭賣家,進一步追查到上游陳男藏身的桃園倉庫,7月1日持搜索票攻堅,當場查扣大批假平板、空盒與作業器材。陳男坦承經營進出貨、物流與退貨,卻狡稱「帳號不是我管的」、「沒出資金、對岸拿2成利潤」,說法前後矛盾,疑似規避刑責。
警方分析,這批平板外觀看似高級,實則拼裝低階硬體,再用軟體改寫系統與儲存資訊,消費者根本無法分辨。專案小組透過數位鑑識還原機體真實規格,戳破詐團手法如同「竹篙鬥菜刀」拼裝車,徒有其表。
目前已有2名受害者出面報案,警方呼籲如曾購買相關產品,或懷疑帳號遭利用者,應儘速報案;也提醒切勿將購物帳號出租他人,以免成為詐團幫兇。全案訊後依加重詐欺、偽造文書罪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