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指出,台灣承諾在以色列屯墾區投入大筆捐款支持建設醫療中心,此舉顯示台灣試圖與以色列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恐將引發國際社會反彈,另有至少三家以色列媒體報導此事。
對此,蕭光偉表示,以色列的執政聯盟國會議員泰勒(Ohad Tal)曾在今年5月訪問台灣,在台灣期間有機會親身體會,並且了解到我國秉持「衛生無國界」的精神,多年來在國際社會上積極從事人道醫療的援助,包括在友邦派遣醫療團,以及在中東地區針對敘利亞難民,以及巴勒斯坦人民進行人道援助,這些都讓泰勒十分肯定我國的人道援助、公衛成就,也認為我國是全球公衛合作不可或缺的優質夥伴。
蕭光偉說,台灣和以色列在2006年簽署雙邊衛生合作協定以來,衛生醫療合作一直是兩國重要的合作領域,因此邀請並安排我國駐以色列代表李雅萍進行參訪,就台以雙邊衛生醫療合作前景交換意見。
蕭光偉說明,我國相信健康無國界,疾病也沒有邊界。台灣目前雖然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會員,不過仍以行動落實這項由世界衛生組織所倡導的原則。同時希望能夠為世界上欠缺醫療資源的民眾,提供必要的關懷以及人道協助,而這也是李雅萍前往當地的原因。
針對媒體提問有專家認為台灣此舉可能違反國際準則,蕭光偉回應,國際間是希望禁止在當地從事投資跟貿易,但台灣目前相關討論的議題,都是跟人道援助、衛生醫療合作有關,雙方就這部分進行討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