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運動、規律運動哪個好?研究曝「這類人」死亡風險低2成
假日運動、規律運動哪個好?研究曝「這類人」死亡風險低2成。示意圖/Freepik

|即時

假日運動、規律運動哪個好?研究曝「這類人」死亡風險低2成

mirror-daily-logo

2025/07/27 16:02:00

編輯:

陳琮文

「規律運動」能維持身體機能,讓人保持健康體態,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往往變成「週末戰士」,有些人擔心,若都集中在同一天,是否會造成身體負擔?對此,國外一項研究給出答案,「這類人」全因死亡率更低。
粉專「生醫不科科:研究×生活」發文指出,最近發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追蹤 5.1萬名糖尿病患者、長達9.5年,研究發現不論是每天規律運動,還是集中在週末一次爆發式完成運動量,只要達到每週150分鐘以上中高強度運動 ,都能大幅降低死亡風險。
研究也發現,相較於完全不運動者,只要有運動對健康就有益處:
1. 週末戰士(1~2天集中完成運動):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21%,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 33%。
2. 規律運動者(≥3天運動):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17%,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 19%。
3. 就算運動量少於150分鐘,死亡風險也比完全不動的人低 10%。
4. 在癌症死亡率方面差異不大,但對心血管健康影響明顯。
粉專呼籲,研究可見運動對身體都有益處,因此平時若無法抽空運動,週末集中1~2次把150分鐘運動量補齊,也能獲得與規律運動者接近的健康好處。

沒時間運動怎麼辦?衛福部:可利用「3時段」補足

衛福部指出,利用日常零碎時間進行生活化運動,就可累積每週所需運動量,每天運動30分鐘的建議量,可採分段累積方式,如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其中走路通勤、騎自行車、做家事都是好方法,或上下午各做15分鐘健康操等,效果與一次運動30分鐘一樣。
衛福部也提供幾個以日常零碎時間運動的好方法:

1、在辦公室時

上下午各做15分鐘上班族健康操,將下午茶時間改為大家一起做健康操時間,或在開會前或會議中間休息前先做健康操。此外,中午也可以走路外出買中餐。

2、通勤途中

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者,可以走路到下一站上車、或提早一站下車,捷運站內以走樓梯代替搭乘電扶梯或電梯。此外,也可以用走路或騎腳踏車上下班(學)。

3、回家時

晚飯後外出散步、洗澡前做操、進行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做家事、騎固定式腳踏車或跑步機、蹓狗、倒垃圾,以步行或自行車購買日用品,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