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一篇名為〈針對性護理介入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與生活品質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在微博引發關注,有網友指出,該論文研究樣本為80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其中研究對照組27位男姓與13位女性、觀察組28位男姓與12位女性,男性佔比將近70%;不過男性根本沒有子宮,因此遭外界質疑該研究的真實性。

根據極目新聞指出,該論文於2017年公開,近期因網友翻出研究內容,發現該論文研究樣本稱有80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但是對照組27位男姓與13位女性、觀察組28位男姓與12位女性,男性佔比將近70%,質疑「男性怎麼會罹患女性特有的子宮肌瘤」,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報導指出,該論文一作者霍某靜具備正式護理師執照,執業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但未查得其醫師資格,有網友指出「護理師寫臨床研究論文本不違規,但涉及專業醫學結論時,數據嚴謹性更該打問號吧」對此,中國媒體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科致電詢問,電話未接通,不過有院方值班人員表示目前「暫不清楚相關情況,將向醫院相關部門回饋進一步核實」。
有網友以3大問題拋向該論文學的嚴謹性,表示作為醫療機構發表的論文連「男性子宮肌瘤」男女分不清的狀況,直言是「粗心還是對學術規範的輕視」;且護理師參與護理研究值得肯定,但涉及診斷及個案分析「是否該有醫師審核」;最後,該論文稱「唯一婦科內分泌領域期刊」,網友直稱「卻讓明顯違背醫學常識的論文過審」是否流於形式,引發網友感嘆;並紛紛留言表示「太離譜了」、「這波操作真的看呆了」、「男性也會確診這個」、「有子宮的男人比有子宮的女人多」、「這是人類史上的突破吧」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