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新生兒比例逐年下降,不僅是校園招生有感,就連公司企業也可以感受到明顯差別;觀察台灣產業狀況,有網友在Dcard上發文分析「台灣越來越少年輕人做工地」的5大原因。

原PO分析,第一,表示高噪音、空氣品質差、沒有安全規範「根本不是人在工作的地方」,拼命但沒保障的生活等於嚇跑年輕人;第二,老鳥、有門路、接包等級才能有月薪10萬,一般新人一天1,500元還要看臉色被欺負,更直言選擇同樣是月薪3萬多的辦公室吹冷氣工作;第三,階級制度嚴重,並質疑為什麼要接受這種「必須先被罵到爛才能融入」的文化;第四,過去有長輩認為做工是老實的活路,但現今價值觀改變,大家總會想追求自由、有尊嚴、有成長性的工作;第五,認為台灣的工地產業沒有制度化,與國外穿制服、有安全線、有流程的制度相比,台灣沒有專業形象。
該文貼出後引起網友討論,有網友表示「工安意外真的很多」、「光勞保就讓人退避三舍了」、「老人奴性、擺爛的太多」、「政府問題」、「公共工程因採購法最低標只能引來垃圾包商這也意味著政府帶頭低薪」、「嚴重的可能不注意摔死」;原PO最後表示,如果有一天台灣的工地也能像國外有流程規範、安全第一、同事尊重人、有成長機會,說不定也會覺得那是值得挑戰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