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的GPU售價高昂、常常缺貨,加上輝達晶片與輝達設計的伺服器機櫃的耗電量高,CSP也不想被輝達單一供應商綁死等多重因素,Google、Meta、微軟、亞馬遜四大一線CSP業者,都已經投入開發自己的晶片,有些是專注於開發專門加速AI運算的AI ASIC,有些則是伺服器用CPU、AI ASIC全部都自己開發。
而協助一線CSP打造AI ASIC的IC設計公司與IC設計服務公司,如博通、邁威爾、世芯科等,不僅業績、股價走揚,AI ASIC更被視為是能推翻輝達AI霸權的一股新勢力。
對於AI ASIC的來勢洶洶,黃仁勳不以為意。在今日的記者會中,他表示,到目前為止,輝達的成長性還是遠超過ASIC,投入開發AI ASIC的企業雖多,可是他預期,九成的ASIC專案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就像九成的新創都會倒閉差不多意思,順利活下來的ASIC專案,他認為也很難長久存在自市場上,不僅是因為競爭本來就很激烈,這些ASIC還得跟其他的ASIC競爭,最重要的是,這些ASIC更必須與輝達競爭,「在市場上存活對輝達來說不難,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輝達降成本的速度飛快,而且大部分的AI開發商都使用輝達的生態系。
他也舉iPhone為例子,在iPhone之前,出門要帶待各種專用設備,比如說帶相機拍照、帶MP3聽音樂,還要帶電腦才能上網,iPhone整合了這些功能、成為一台通用的設備,雖然比較貴,但效率比較高、實際上成本是降低的,GPU與專用的ASIC相比之下,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搭配上彈性與速度之後,GPU能做的事更多,「通用就等於低成本,」黃仁勳強調。
黃仁勳進一步表示,負責開發Google的AI ASIC TPU的團隊,是全世界最棒,可是,Google在今日凌晨的開發者大會Google I/O中,還是宣布其AI服務Gemini Pro不論在內部開發還是提供外部使用,都建立會在輝達的AI基礎建設之上,可見GPU的強大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