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政府宣布對輝達、超微等AI晶片大廠賣往中國的晶片進行出口管制,輝達已經認列55億美元費用,超微可能影響更大,不過即使AI相關市況前景不明,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除了中國外,需求依然很強勁,依然有信心在今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營收能翻倍。

近期美國對於出口到中國的AI晶片進行管制,對此,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儘管如此,但台積電今年在AI相關營收依然會翻倍。
魏哲家指出,除了中國以外,需求仍然非常強勁,尤其是在美國,「在三個月前,我們幾乎無法向客戶提供足夠晶片,現在情況有好一點,但需求依然非常強勁。」
針對第二季預期的成長,魏哲家否認是與關稅相關的提前拉貨,「這要歸功於我們在3奈米、5奈米的需求,高效運算需求也為成長帶來支撐。」
台積電表示,持續觀察到客戶在 2025 全年對 AI 相關的需求強勁,台積公司定義 AI 加速器為在資料中心執行 AI 訓練和推論功能的 AI GPUs、AI ASICs 和 HBM 控制器,受惠於強勁的結構性需求,我們重申預測AI台積公司的營收貢獻在 2025年會再成長一倍。基於客戶的強勁需求,我們亦努力在 2025 年將 CoWoS 產能加倍,以支持客戶的需求。
近期發展也有利於 AI 的長期需求前景。根據評估,來自 AI 推理模型(reasoning model)的影響,包括 DeepSeek 在內,將為未來 AI 開發提高效率,並有助於降低門檻。這將使得 AI 模型被更廣泛地使用和更好地導入,而這些模型都需要用到先進的矽晶片。這些發展加強了我們對 5G、AI 和高效能運算(HPC)等產業大趨勢的長期成長機會所抱持的信心。
為了應對長期市場需求的結構性成長,台積公司採用嚴謹而周密的產能規劃系統,當我們對 AI 相關業務的預測需求如此之高時,這一點尤其重要。對外,台積公司與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密切合作,以規劃我們的產能;對內,台積公司的規劃系統涉及跨部門的多個團隊,兼顧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方法來評估和判斷市場需求,以決定適當的產能建置。基於我們的規劃架構,我們有信心預測 AI 加速器(NPU)所貢獻的營收成長,其年複合成長率將從 2024 年起在五年內接近中段四十位數(mid-forties)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