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醫師李唐越在YouTube拍攝影片表示,「睡得少,死得快」,常常熬夜其實等同於正在「慢性自殺」,研究顯示每天只睡5小時,死亡率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29%。成年人的理想睡眠時間是7.5個小時,大腦在睡覺時會啟動神經淋巴系統,排除廢物機制、修復神經連結。
李唐越提到,如果長時間熬夜導致睡眠不足,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糖尿病、癌症風險,還會讓代謝變差,降低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失調,有些人認為「今天熬夜隔天睡回來就好了」,但其實只要少睡1個小時,就需要4天才能夠補回來。
李唐越指出,充分的睡眠有助於情緒穩定,不容易暴怒焦慮,也可以增加免疫力降低慢性發炎,讓皮膚水潤透亮,有助於修復與美白,而且因為睡眠會調節飢餓賀爾蒙降低食慾,甚至還能夠變瘦。
對於難入睡的人,李唐越也分享5個舒眠小技巧,可以補充色胺酸、鈣、鎂、B群等,讓大腦分泌血清素,降低皮質醇幫助入睡。除了補充保健食品外,每天都可以比前一天早睡10分鐘,給自己一點小小成就感。
另外,李唐越建議,睡前1小時也避免使用手機、有藍光的產品,建立睡前儀式感,例如伸展放鬆肌肉、瑜珈、冥想都會有助於入睡,睡覺時關全燈,不但可以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還能提升睡眠的修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