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大聯大子公司「四變二」 重整旗鼓再戰龍頭寶座
大聯大投控啟動組織調整,將旗下三家子公司集團整合為一家。圖為大聯大投控董事長黃偉祥。(鏡週刊提供)

|即時

獨家/大聯大子公司「四變二」 重整旗鼓再戰龍頭寶座

mirror-daily-logo

2025/07/01 11:43:00

記者:

謝承學

IC通路大廠大聯大傳出將整合旗下三家子公司品佳、詮鼎、友尚,形成以詮鼎、世平集團雙核心模式,這凸顯大聯大過去強調的「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在全球化下已經「爬得吃力」,需做出改變,業界更認為,此舉是為了與買下Future Electronics後大亂產業版圖、登頂龍頭的文曄一拚。
業界傳出,IC通路大廠大聯大將整合旗下三家子公司品佳、詮鼎、友尚,整合成以詮鼎為核心的戰略集團,自2026年起與世平集團平行形成雙核心,從過去大聯大四大集團採取產業控股「聯邦制」,轉為將能有效簡化組織架構,以一個更統一、強大的「大聯大」品牌形象。
「原先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但在全球化浪潮下,動作會有點慢、吃力。」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表示,本次調整很單純是看到旗下規模最大的世平集團成長亮眼,而剩下「三個兄弟」因規模較小,「爬山爬得有點吃力,才決定仿效世平。」本次調整的重點在於規模化、全球化服務投射。
據了解,整合後的新公司執行長將由現任大聯大投控執行長及世平集團董事長張蓉崗擔任,但原先詮鼎執行長徐玉坤也將持續扮演營運要角,不過對此大聯大回應,現在能確定的是所有人都會留任,且重要人事異動都要經過董事會。
大聯大並非首次進行集團子公司整合,從2005年由世平與品佳開創性合組控股公司後,大聯大投控一直以「保留品牌、後勤整合」營運,後來愈來愈多IC通路同業加入,2008年~2012年期間,包括凱悌、詮鼎、友尚、大傳等公司陸續以股份轉換的方式加入大聯大控股。至此,控股公司旗下已有七家各自獨立運作的通路集團。
當時隨著營收規模快速提升,「七國並立」的局面也帶來了新的管理難題,如果不加以整合,大聯大只會是龐大的聯合艦隊而非高效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因此大聯大在2013年啟動了關鍵的「七變四」組織調整,將原有的七個集團以整併的方式重組為現在大聯大旗下的四大核心集團,分別為世平、品佳、詮鼎、友尚。
從大聯大投控2012年~2017年的營運數據來看,在營收增長約47%的同時,營業費用率從3.29%下降至2.29%,效果顯著。而本次傳出再次整合的消息,預計是為了整合資源提升營運效率和競爭力。
從近年IC通路商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角色變化可以發現,通路商已經從單純代買代賣轉變成提供加值服務,例如行銷、庫存物流管理等,例如大聯大也推出LaaS物流即服務概念,以專業服務角色來協助客戶,大聯大相關事業已經開始貢獻營收。
透過再次整合旗下子公司,大聯大能提供更全面、更一致的一站式購足服務和加值服務,客戶可以直接面對一個能調動所有資源的大聯大。據了解,大聯大將在1日起籌組並啟動委員會及籌備組織,實施資源整合與策略落實。
隨著競業文曄科技併購Future Electronics後成為全球IC通路龍頭,外界認為,大聯大有意藉此重整旗鼓挑戰「新文曄」,但袁興文表示,「我們做我們的,沒有要跟誰比較的意思。」品佳、詮鼎、友尚三個集團長期都是大聯大100%持有,「透過併購會馬上有效果,但效益需要再觀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