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行理監事會後簡報,穩定幣、存款代幣等新型態的私部門貨幣,可能共建未來數位貨幣體系。不過,台灣穩定幣的形式與發行機構,在《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並沒有明確說明。金管會向本報表示,《虛擬資產服務法》條文中沒有特別點出穩定幣的發行機構,但未來會再增設子法,來確立發行機構的條件。
中央銀行強調,央行貨幣是國內最佳清算資產工具,如果央行貨幣能數位轉型為 CBDC(數位新台幣),以國家貨幣主權角色,提供信任基礎,可在數位代幣化世界擔任跨體系、跨機構的清算資產角色。那麼有機會透過紙鈔、數位幣雙層貨幣體制支援私部門貨幣下,養成一個台版的鏈下支援上鏈、鏈上支援下鏈的相互連結生態系。
中國、泰國是目前少數已發行CBDC數位人民幣、數位泰幣的國家。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它是一個訴求維穩的國家,使用CBDC數位人民幣的目的在於採單一化規格比較容易維持金融穩定性,走向國際時,亦可以去美元化。更何況,它還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推出穩定幣,8月1日港版《穩定幣條例》將會上路,很快也會發行香港穩定幣。
HOYA BIT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創辦人彭云嫻說,穩定幣可以是區塊鏈連接傳統金融的渠道,能讓支付和結算更快、更安全,同時,交易費用比銀行轉帳便宜,尤其在跨境匯款上超方便,還能一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到帳,不用等銀行開門,現在有一些中小企業在使用了。如果台灣能有自己的穩定幣,就能少依賴外國的穩定幣,在數位經濟中更具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