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技於2025年4月30日舉辦2025年第一季的法說會,第一季營收成長優於原先營運目標,主要受惠AI、Wi-Fi 7增加的結構性產品組合提升,以及優於預期的市場需求,包含部份因關稅不確定性的拉貨需求。

聯發科技日前舉辦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第一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533億1仟2佰萬元 ,較前一季增加11.1% ,較去年同期增加14.9% 。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AI、Wi-Fi 7增加帶來的結構性產品組合提升,以及優於預期的市場需求,其中包含部份因關稅不確定性產生的拉貨需求。
第一季合併毛利率為48.1% ,較前一季減少0.4個百分點 ,較去年同期減少4.3個百分點 。毛利率較前一季減少主要因產品組合變化 。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主要因去年同期受惠一次性項目致基期較高,以及本季研發投入費用增加 。
第一季合併本期淨利為新台幣295億2仟9佰萬元 ,較前一季增加23.3% ,較去年同期減少6.7% 。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8.43元 ,高於前一季的14.95元 ,低於去年同期的19.85元 。
聯發科觀察供應鏈存貨大致還在合理健康水位 。儘管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且或許因為較長的生產週期,目前客戶並沒有重大的訂單調整 。然而,公司也指出下半年需求仍具不確定性 。
聯發科預期2025年第二季營收將較上一季下降4%至成長4% 。與去年同期相比,因持續受惠於各產品線的結構性產品組合提升,預期年對年營收將成長16%到25% 。
手機業務方面,聯發科預期客戶導入天璣9400+和天璣8000系列AI晶片將帶動第二季旗艦和高階手機營收較前季成長。然而,由於主流和入門系列在第一季強勁的需求後放緩,預計整體手機營收與上一季約略持平或下降。
在智慧裝置平台和電源管理IC方面,聯發科預計智慧裝置平台和電源管理IC在第二季的營收皆可望優於前季 。這主要受惠於聯發科技在高階AI平板電腦、消費性客製化晶片、車用領域以及資料中心電源管理IC的市佔率提升。
蔡力行指出,中長期成長動能會在AI、資料中心、車用,並重申對中長期成長機會深具信心。聯發科專注投資的成長領域,包括AI、資料中心、車用等,目前都還在市場的開發初期,但相信這些領域未來的成長潛力將不受短期波動影響 。
而在企業級客製化晶片 (ASIC) 方面,聯發科技提供關鍵價值協助客戶優化整體擁有成本 (TCO),包括利用先進製程和封裝技術達到PPA最佳化的技術能力,以及讓客戶有彈性結合各類設計的靈活商業模式 。聯發科持續以企業級客製化晶片自2026年起貢獻相當規模的年營收為目標。
在車用晶片方面,聯發科技擁有未來聯網汽車所需的關鍵技術,提供智慧座艙、車聯網晶片等方案 。加上強大的客戶服務,聯發科在車用市場取得非常好的進展。目前已與多數中國具規模的汽車製造商建立業務關係,並持續拓展與全球汽車製造商展開合作。隨著更多的客戶導入,聯發科技對於2025年車用營收可望逐季增長的看法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