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貼拔出來的不一定是粉刺!食藥署揭「黑點真相」…3種正確保養法一次看
不少民眾會忍不住手癢擠出痘痘或粉刺。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即時

鼻貼拔出來的不一定是粉刺!食藥署揭「黑點真相」…3種正確保養法一次看

mirror-daily-logo

2025/07/16 07:00:00

編輯:

古靜兒

照鏡子時看見鼻頭長出粉刺,總會忍不住將其擠出來。不過食藥署提醒,鼻貼撕下的「黑點」不一定是粉刺,而是皮膚代謝的正常現象「皮脂管絲」,因此也說明常見的毛孔問題包括皮脂管絲、黑頭與白頭粉刺,處理方式各異,民眾應正確保養才能維持肌膚健康。
食品藥物管理署旗下的化粧品粉絲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昨(14)日PO文表示,不少民眾使用鼻貼布再將其私下後,經常出現髒污物,但實際上這些小黑點並非粉刺,而是皮脂管絲,因此粉專也在文中提醒:「不是在臉上黑黑就是壞東西,皮脂管絲只是皮膚在上班啦!」

3種常見的毛孔現象

1. 皮脂管絲

外觀呈灰白、淡黑色,大多為細點、呈線狀油絲,實際為正常皮脂與角質氧化組成,屬於正常的油脂代谢,擠出來的形狀大多都是細長的油脂絲,卻常被誤當粉刺而拔出。食藥署建議,民眾可減少擠壓,注重清潔與控油即可。

2. 黑頭粉刺

外觀大多為黑點,常見於鼻頭、下巴等部位,是由堵塞毛孔的皮脂與氧化角質組成,擠出來的形狀大多都是头硬尾软的「角栓狀」物質。由於黑頭粉刺將堵塞毛孔,建議民眾可定期去角質與温和调理,若是過度清潔,恐導致毛孔受刺激、反黑。

3. 白頭粉刺

外觀大多為微凸白點、略為發炎,是由堵塞毛孔的皮脂與未開口角質組成,擠出來的形狀大多為白色小米粒狀,建議可搭配溫和角質代謝與控油產品保養,若是試圖擠破,可能會引起發炎或痘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