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興紙廠到紙書文化空間──藝術自造祭中的文化再生實踐
《2025 藝術自造祭》- 沉浸式展覽攝影照

|即時

從中興紙廠到紙書文化空間──藝術自造祭中的文化再生實踐

mirror-daily-logo

2025/07/18 10:00:00

在宜蘭,有一場每年不曾中斷的藝術行動──藝術自造祭。自2017年首次舉辦至今,2025年邁入第九屆,即便疫情三年未曾缺席,展現了地方對文化自造的堅持與活力。每一年策展主題都環繞「製造(Maker)」這個核心概念展開,從木工、陶藝、織品、金工,一次次回應手作與生活的對話。2025年,藝術自造祭選擇再度回到「紙」,作為這場行動的主題與起點。這並非偶然,而是場地與記憶的呼喚——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的前身,正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產量曾居東南亞之冠的中興紙廠。

紙,是宜蘭與文明的連結

250710_WYS0958
56 號建物「起」 區,可透過 Kumiji 互動裝置,創造出代表自身的「字我」
為何宜蘭對「紙」這麼情有獨鍾?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科呂翼均科長這麼說:「這和我們展覽的場地——中興文創園區,有很大的關係。」
中興紙廠的文化歷史可追溯至民國24年(日治時期),甚至還是糖廠的那個時代。令人驚訝的是,當時日本人就已具備近乎零廢棄的生產思維,利用製糖剩下的甘蔗渣研發造紙,技術堪稱世界首創。中興紙廠全盛時期,年產量位居東南亞第一,直到民國80年代,隨著產業結構轉變而告一段落。
「我們當時在思考,什麼樣的展覽主題是最契合中興文創園區?答案就是:紙。」呂科長直言,「因為這裡本來就是紙的產地。」
紙,不只是物質媒介,它進一步延伸為書、成為文字的載體,也成就了文化的累積。「人類為什麼會有文明?就是因為有了文字和紙張,才讓知識得以記錄、流傳與累積,這就是文化。」呂科長這樣說。
因此,本屆藝術自造祭主題《書冊與文字的載體》,不單是紙的回歸,而是一場從工業遺產、文化記憶到人文想像的全面轉譯。

中興文創園區:從工業遺址到文化書寫的空間實驗

[圖1]有料倉庫主展區《書卷映原|沉浸式大型詩詞裝置》
有料倉庫主展區《書卷映原|沉浸式大型詩詞裝置》
若說紙是這場展覽的靈魂,那麼中興文創園區的建築,就是讓靈魂落地的軀體。
此次展覽不只是「在紙廠裡辦展」,而是深入這些場域的歷史肌理,讓空間與內容彼此回應。例如,原先處理紙漿與原料的56建物,被設計成「造字實驗室」,觀眾可以使用互動裝置創造象徵自己的新字,重構語言的起源;而曾作為裝訂加工空間的54建物,則化身為製書工坊,觀眾能在模擬紙機的裝置中,親手完成印刷、裝幀、書籤拓印等創作。
不只靜態展示,展場還設有可以印製個人「字我」的貼紙機、〈中興製本所〉造字投影等互動體驗,讓觀眾在過程中不只是「觀看紙」,而是「與紙共創」,並將記憶帶走。
呂科長特別強調:「文化再生不是只把舊建築修一修,而是要讓人重新走進去,重新與它產生連結。」
這樣的策展手法,也體現了空間再生的關鍵價值:讓記憶被轉譯、讓地方說話、讓文化不是遙遠的歷史,而是當下進行式。

書與身體:走進一本立體的書寫現場

[圖5]縣長觀賞《書卷映原|沉浸式大型詩詞裝置》與互動
縣長觀賞《書卷映原|沉浸式大型詩詞裝置》與互動
如果說書本是由紙張集合而成,那麼這場展覽就是一本被打開的書。觀眾在展區中不再只是被動觀展者,而是走進一頁頁書頁,成為「行動的書寫者」。
從踏入園區開始,觀眾便展開一段由造字、製書到閱讀與書寫的身體旅程。展覽主視覺與裝置也呼應這種「書的身體性」——大型折頁書牆、垂掛書法布幕、沉浸式書卷影像,讓身體的移動成為閱讀的節奏。紙不再只是平面,而是空間;書也不只是物件,而是一場可以穿梭的經驗。
這正回應策展人提出的理念:「書,是空間、是方法、是行動。」
呂科長表示:「每個觀眾在這裡留下的,是一段段參與文化的痕跡。書,不只是書櫃裡的物件,而是與人、與地方共同完成的未完之書。」

紙廠的文化再生,重新拉進地方與人的距離

250710_WYS0140
《2025 藝術自造祭》有料倉庫展區
2025藝術自造祭用一場關於紙、書、字的展覽,實踐了什麼叫做「文化再生」:不只是場地活化,不只是藝術進駐,而是讓工業遺產與文化價值彼此對話、延續,並邀請每個觀者成為共筆者。
這座紙廠的歷史曾經是台灣經濟的篇章,而今天,它正在被重新書寫成文化的篇章。書寫,不只是一種動作,更是一種重新連結地方與人的方式。
走進這本未完的書,寫下你的那一頁,現在就啟程出發,前往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讓自己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活動名稱 | 宜蘭藝術自造祭:書冊與文字的載體

展覽期間|2025/07/12-08/31 每日 10:00 - 18:00(每週六加碼延長至20:00、每週三公休,公休日僅開放戶外區域)

展區地點|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56建物、54建物、有料倉庫、戲棚下)

展區地址|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市集場次|2025/07/12-2025/08/31 (週末六/日 10:00-17:00)

講座與工作坊|2025/07/12-2025/08/31 (週末六/日,場次請參考 報名表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