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王道經營學堂與陽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 2025王道論壇中,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在開場時表示,新王道的核心精神是「利他」與「共善」,台灣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很重要就是要由利他出發、扮演世界公民的角色,來為國際社會創造價值,與國際夥伴「共榮共好」,如此才能永續發展。
而對於當前的世界局勢,童子賢表示,產業不會憑空誕生,產業的發展背後有其條件,「實力造就王道,王道才能延續實力」。台灣過去因為有施振榮、張忠謀、林本堅教授等人,才有如今的科技與半導體產業,創新不會憑空誕生;而能讓美國偉大的元素是王道精神的包容與融合,而不是關稅。
童子賢並指出,台灣已積極參與先進產業,包括AI、電動車、先進晶片等,AI將在未來十年帶動半導體與邊緣運算的發展,半導體更已成為新型態的戰略物資,重要性不遜於石油,持續累積下來的優勢,讓台灣已站有在利的位置。
不過童子賢也特別提醒,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持續進步,繁榮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世界在轉變、經濟板塊在轉移,美國關稅戰對世界帶來的衝擊、去全球化的新挑戰,科技能力與製造能力將成為基本國力,人才、算力、電力決定國家的競爭力,這些都值得持續關注,台灣也應持續走向全球。
面對多變的世界,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則是強調以「善經濟」來面對外界的挑戰。他指出,「善經濟」就是「利他」與「和合」的經濟活動,善是以利他為本,以和合為手段,最終達到共善的理想,每個人都生活在共容、共用、共榮的社會那才是善。
何日生也期許,從善經濟的核心信念出發,以信念為核心,以價值為領導,以利他為系統,以典範為永續,最終萬物共容共榮,並以善經濟驅動企業轉型,為社會與環境創造更大的正向影響。
至於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則指出,儒家的領導人強調要「內聖外王」,內聖就是要反求諸己、自我修煉;外王就是要兼善天下、擴大影響力,從改變自己開始,最終希望能改變世界。
王道經營學堂與陽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 2025王道論壇,主題為「善經濟、智創永續」,講者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共同探討如何以善為本,透過創新邁向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