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自2024年2月上任立委時,就擔任國民黨團總召,過去1年多,他帶領黨團強勢推動多項爭議法案,包含花東三法、國會擴權法案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等,更因此催生近年規模最大的社會運動「青鳥行動」,逾10萬人聚集在立法院外抗議。直到今年初藍白聯手大幅刪減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更成為壓倒國民黨立委的最後一根稻草,點燃大罷免潮民間怒火。
罷免浪潮席捲花蓮,不只有在地青年及泛綠支持者加入罷免行動,在泛藍內部也出現罷傅聲浪,不少過去的正藍軍紛紛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包括過去曾支持國民黨的「葉霸」葉春蓮、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等人。就連企業界也出現反傅聲浪,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公開支持罷傅,為這場罷免之戰大添柴火。
傅崐萁一家在花蓮掌權逾20年,地方基本盤穩固,使得他在罷免戰初期掉以輕心。當公民團體展開第一階段連署時,傅崐萁陣營選擇冷處理,直到第二階段,罷傅團體交出有效連署書3萬2766份,才正式敲響傅崐萁心中的警鐘。
花蓮罷團在最後階段狂打「國旗牌」,拉攏「中華民國派」的泛藍選民。面對被罷免的壓力,傅陣營隨即轉變戰略,從冷戰轉為熱鬥,積極展開反制行動,不僅打出「政績牌」強調國民黨團成功推動普發現金1萬元的政策成果,最後時刻也發動「老柯牌」,激起部分藍軍的厭綠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在罷免倒數1週之際,童子賢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並與花蓮議長張峻合體參與罷團的車掃行動,連帶使當地選情升溫。除此之外,童子賢還提出2018年及2024年花蓮地震的捐款疑似需經縣府「繞一手」處理,引起網路上熱烈討論,為花蓮選情增添更多變數。
又是上遊覽車送民眾遠行、又是帶隊掃市場,這次傅崐萁全力備戰,連身邊幕僚都私下坦言「從沒看過他這麼拚」。這回熬過自己政治生涯最難打的一役,各界最關注的,就是他領導的國民黨團接下來推行爭議法案恐會更不手軟。
例如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推動「不在籍投票」案在上月27日送交院會表決,歷經1個月冷凍期,正好在7月26日解凍,等同於大罷免的結果,幾乎決定了不在籍投票案是否通過。
此外,傅崐萁上任以來主推的「花東三法」,包含《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等,過去被綠營批評是大撒幣政策,除了涉及生態破壞疑慮,由立委主導提出特別條例和預算要限期完成,早已逾越行政權界線。如今傅崐萁挺過罷免拿到「免死金牌」,推動花東三法底氣也隨之大增。
除此之外,藍白陣營蠢蠢欲動要推行的法案還有「中配6改4」法案、《離島建設條例》修正草案等爭議性法案,如果這些法案繼續在缺乏充分討論、未經正當程序的情況下推進,恐將進一步激化朝野對立。
隨著傅崐萁挺過大罷免,「傅氏王朝」勢力將更穩固。地方上盛傳,若無意外,接下來2026地方選舉,傅崐萁將安排現任吉安鄉長游淑貞接棒,競選花蓮縣長,延續傅家對花蓮的掌控。
此外,地方人士也透露,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已無意再從政,而傅崐萁有意培養女兒踏入政壇,並選定桃園市作為起點、角逐議員職位,未來再回花蓮,接班成為「傅氏王朝」的新一代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