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劉博仁於健康節目《下班經濟學》指出,糖尿病患者千萬別碰釋迦、西瓜、荔枝、龍眼等高GI(升糖指數)的水果。他也分享一名案例,想吃水果養生,以為西瓜含有高維他命C,於是每天都喝了2~3杯,並沒有注意血糖,某天突然異常喘,緊急送醫後判定要馬上洗腎。
劉博仁推薦,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藍莓、覆盆子、草莓、櫻桃、奇異果、蘋果、梨子等低GI的水果,不過也必須控制份量,需控制在1份以內(一個拳頭大小),否則血糖還是可能會失控。
此外,腎臟病的患者建議可以吃削皮後的蘋果、半顆中型梨子、3~4顆中型草莓、1/4碗藍莓,或是1小顆中型蓮霧,不過若已經到慢性腎衰竭第五期,建議連水果都不要吃,以免鉀離子隨時衝高造成腎臟損害。
劉博仁警告,腎臟病友千萬別碰「楊桃」,因為裡面含有腎臟病友無法代謝的特有毒素,會進一步產生神經毒損壞腎臟。
劉博仁建議,若要吃水果可以添加蛋白質、好的油脂,能夠降低GI值,如想吃奇異果、蘋果、藍莓的水果碗,可以加入無糖優格,可以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他也分享一則案例,吃完大量水果檢測血糖,半個小時就飆到200,不過等量水果加入優格、堅果粉,血糖最高只到140、150,證明加入蛋白質與油脂的的確能有效降血糖。
此外,劉博仁也指出「酪梨」有5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苦茶油、橄欖油一樣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其中也富含鈉、鉀、鈣、鎂、磷,以及維生素A、E、C等。另外,酪梨也含「菸鹼素」(B3),對於神經麻痺也有幫助。
劉博仁最後也提醒,水果並非吃越多越健康,特別「糖尿病」、「脂肪肝」、「洗腎」患者要非常小心。另外,吃水果也必須注意「不削皮」、「適量」、「勿空腹吃」3大原則,才能有效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