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2)日為「世界地球日」全球共同關注環境的日子,是跨越了半世紀的環保行動,起源於1970年美國民眾對污染與環境破壞的反抗,至今已發展到全球逾190個國家參與的環境倡議日。

然而塑膠餐具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還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根據CNN報導指出,塑膠製品在高溫下使用,如微波加熱或熱食,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因此吃下肚被人體吸收;根據《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期刊的綜述文章,塑膠中的添加劑,如塑化劑、阻燃劑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釋放,進入環境並被生物體吸收,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雖然對人體危害的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但有專家擔憂可能與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健康問題有關。
此外,塑膠餐具的生產和處理過程也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指出,截至 2018年,全球生產的所有塑膠中只有9%、約90億公噸進行回收,至2020年,美國塑料攢業每年至少會排放2.32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116座燃煤電廠的年平均排放量;不僅加劇氣候變遷,對空氣品質與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為了減少塑膠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專家建議:
- 避免使用塑膠餐具:選擇可重複使用的金屬或玻璃餐具。
- 避免高溫接觸:不要將塑膠容器放入微波爐或洗碗機中,以防止有害物質釋出。
- 選擇替代材料:使用紙製、竹製或其他可生物降解的餐具。
- 支持政策變革:鼓勵政府制定限制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政策。
減少塑膠餐具的使用不僅有助於保護環境,還有助於維護人體健康,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選擇與行為都將對未來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