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新冠一票人「非常不舒服」!出現3症狀要小心 醫:疫情恐燒更久
醫師表示,台灣目前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株為NB.1.8.1。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即時

確診新冠一票人「非常不舒服」!出現3症狀要小心 醫:疫情恐燒更久

2025/05/18 11:14:00

編輯:

魏君程

新冠肺炎疫情又升溫!昨(17)日醫師張弘在臉書粉專「張弘 耳鼻喉科醫師」發布貼文,指出本來以為國中會考新冠肺炎患者會減少,實際上不減反增,「本來表定中午12點結束的門診,看到超過下午1點,許多有警覺性的患者,已經自行新冠快篩驗出陽性」。
張弘接著說,昨日快篩驗出新冠陽性的高燒患者中,驗出新冠的比例為1/4,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全身酸痛、咳嗽,「目前無觀察到肺炎或相對重症患者,但普遍症狀相當不適,這波疫情會不會繼續延燒有待觀察」。他建議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也要記得勤洗手,如果有高燒、全身痠痛的症狀,可以先快篩,如果症狀相當不適,盡早就醫檢查。
另外,醫師吳昌騰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中發布貼文指出,目前新冠肺炎的新變異株NB.1.8.1是主流。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台灣自4月中以來,已連續5週出現病例上升的趨勢。上週因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前往就診的人數高達9978人次,較前一週暴增66%,其中以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增幅最為明顯。
吳昌騰透露,以兒科急診室的臨床觀察中,有多位嬰幼兒染疫,顯示出家庭內傳播的情況明顯,有許多小孩都是從照顧者或是家人身上感染。吳昌騰認為,造成這次疫情小高峰的原因,可能跟「人群抗體水平下降」與「變異株自身傳播力增強」有關,就是指隨著多數人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經過一段時間,體內抗體逐漸下降,導致易感人群增多,使病毒得以再次擴散;另一方面,此次流行的變異株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也讓過往的感染或疫苗所建立的免疫防線失去部分保護力。
吳昌騰表示,這一輪疫情的主要病毒株是來自XDV變異株的分支——NB.1.8.1,目前在台灣占比達49.1%,其次為XEC(31%)與LP.8.1(10%)。這些變異株攜帶了刺突蛋白上的Q493E與A435S兩項特徵性突變,使其在感染力與免疫逃脫能力方面皆有所提升。此變異株截至今年5月中旬,在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台灣,甚至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都有被發現,雖然目前無證據顯示會引發更嚴重疾病,但它的症狀仍與早期新冠病毒相似,包括咳嗽、發燒、喉嚨痛與全身疲倦。
吳昌騰說,臨床上,第一線醫師仍必須特別關注第一次感染者,因為即使是第一次感染,也仍有重症風險存在。此外,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與高齡合併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謹慎評估重症風險,及早介入治療。
對於大多數年輕且健康的患者,目前仍以對症治療為主,例如退燒藥與止咳藥即可緩解症狀。但針對年長者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則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等,降低轉為重症的可能。
此外,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說,「這波疫情比較複雜」,過去疫情較多是一隻病毒株在傳播,2、3個月時間把大家感染一遍,隨後疫情退燒,但目前由於主流病毒株變多,全世界同時間大概有3支強病毒株,可能會讓疫情變得更加複雜。
黃立民指出,有可能台灣流行完NB.1.8.1,美國的主流病毒株又傳來台灣,導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打破過去一波結束後空窗幾個月的規律,導致一波疫情會拖比較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