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Urocissa caerulea),又稱長尾山娘,是台灣特有種鳥類,體型約65公分,擁有鮮艷的藍色羽毛和長尾巴。牠們主要棲息於1,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具群居性,常成群活動,並以多樣的食物為食,由於其鮮明的外觀和聰明的行為,台灣藍鵲被譽為「台灣的國鳥」。

然而,山區環境開發過度、林相不夠豐富,台灣藍鵲近年來常出沒於都市,不只是市靠近山邊的地方,就連車水馬龍的市中心都能見台灣藍鵲蹤影,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也表示臺灣藍鵲已經逐漸適應都市生活。
網上就有許多網友發文表示,沒想到台灣藍鵲比想像中的更加常見,不只出現在家中屋頂,還直接大方地站在機車上,讓網友直呼「好幸運」。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看到台灣藍鵲雖然很幸運,但有時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台灣藍鵲有著與生俱來的護巢本能,尤其到了每年3月至7月的繁殖期,雛鳥孵出後親鳥為了護幼,可能會以撲擊頭、肩部的方式驅離靠近的行人,因此遭受攻擊,不少網友認為其實台灣藍鵲是「鳥類8+9」常常突襲人類。
不過動保處提醒民眾,臺灣藍鵲是野生動物保育法法定保育類野生動物,若將巢、幼雛移除或直接攻擊藍鵲等行為,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若涉及騷擾虐待、獵捕宰殺等行為,可處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下罰金,呼籲民眾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中華鳥會也提醒民眾3招預防預防遭台灣藍鵲攻擊方法:
- 觀察藍鵲的行為和活動區域,知道巢位所在的區域,相關單位可設置提醒標語,讓沒有戒心的行人可以提早注意。
- 保持一定距離,並快速通過有巢的區域,避免逗留,減少被藍鵲攻擊的機會;若真的無法避免,可以用手護住頭部,或戴帽子或穿戴其他簡單的防護。
- 單獨行動或是沒有注意到藍鵲的人,有可能較容易被偷襲;反之,當你已經注視藍鵲,牠們也可能會變得謹慎,觀察人的反應來決定要不要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