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國家十講」國防主題中表示,軍人以生命保家衛國,是一項崇高的志業,全國人民都要心存感激,7月起除了國軍優先登機之外,還會要求交通部長跟航空公司接洽,未來登機後若發現商務艙有空位,應該要自動替國軍升等,這樣才是尊重。
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感謝華航已積極主動協調溝通,董事長高星潢也提到因為國軍付出很大努力,航空公司才能有這麼好的發展。但3日中華航空企業工會及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支持照顧國軍政策,但反對國家將成本轉嫁給企業和勞工,這項政策涉及營運層面與權益關係極為複雜,並非一句「有空位就自動升等」即可簡化處理,若未審慎評估貿然推行,不僅將損及旅客、從業人員的權益,同時也不利於企業永續經營與市場公平競爭。
對於引發的正反意見討論,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臉書發文表示,賴清德身為三軍統帥,公開主張社會應禮遇軍人,向勞苦功高的軍人表達肯定、尊敬和感謝之意,何錯之有?為什麼輿論會出現異常的反彈聲浪?值得探討。
游盈隆認為,現在正值政治上最敏感的大罷免期間,加上前三講辣度破表,就算這次國防演說爭議較少,還是有不少人,尤其是在野黨人,一聽「軍人優先升等商務艙」就反彈四起,但反彈不一定有理。
游盈隆指出,世界各國對軍人禮遇措施很平常,尤其是美國對軍人禮遇可以說相當周到。大的制度性或政策性待遇先不提,小到機場與航空公司會給軍人優先登機或升等機會,職業棒球、籃球、美式足球比賽時常穿插「向軍人致敬」的環節,日常生活優惠包括商業折扣、餐廳用餐、國家公園免費入場等等,「台灣為何不能效法」?
游盈隆認為,自2017迄今,台海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衝突或戰爭,台灣在巨大武統壓力下,國家安全每天都面臨嚴重威脅,國軍疲於奔命,時時刻刻都繃緊神經。當兩岸關係緊張,軍事衝突一觸即發,國人對國軍表達適度肯定與感激,照理說不應該有爭議才對,否則誰願意去從軍。
游盈隆以去年台灣民意基金會發表「國人對國家公務員的感覺」民調為例,指出台灣社會或民間對軍人是肯定的、喜歡的、感謝的。這是可喜的現象,建議國防部應該多推出讓國人喜愛的作品,藉此提升國軍整體形象。
不少網友對於游盈隆的看法紛紛留言表示,「只有在大罷免的時刻,才假裝尊敬軍人。其他時刻,都是雜質」、「身為退役軍官,讓一個不是軍職背景的人當國防部部長,就是對軍人的汙辱了…打臉又給糖感覺很差」、「反對的不是對軍人禮遇而是未經任何協商即強迫民營企業買單,這樣做是不是獨裁」、「辦任何活動之前,不是應該把上下游所有會受到影響的單位全部都整合好嗎?很明顯新聞宣布後,各航空公司、各餐飲業看起來都非常震驚⋯」、「要各航空公司做功德」、「國家買單,當然可以,但不宜以總統之權勢要求民間犧牲配合,這是2回事」、「民進黨立委之前全部反對軍人加薪」、「政府真的沒有比商務艙更重要的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