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芬重返《桂花巷》包成這樣 做菜繭、炒花生體驗在地婦女生活
陸小芬重回電影《桂花巷》拍攝古厝(左圖),體驗當地婦女包頭巾的傳統(右圖)。文化部提供

|即時

陸小芬重返《桂花巷》包成這樣 做菜繭、炒花生體驗在地婦女生活

mirror-daily-logo

2025/07/06 09:44:00

記者:

劉慧茹

陸小芬睽違40年再度踏上《桂花巷》拍攝地「菓葉村許氏古厝」,不僅親自重現當年片中場景,還在龜壁港社區體驗婦女傳統生活,頭戴斗笠、臉裹毛巾猶如蒙面俠,只留眼睛小縫,看不出影后面容。
陸小芬自出道以來,有多達四部作品在澎湖拍攝,包括《典妻》、《桂花巷》、《南京的基督》和《沒卵頭家》。每次拍攝動輒駐足一到兩個月,與地方建立起深厚連結。
其中《沒卵頭家》是她與藝術家吳炫三唯一的電影合作,片中出現的黃槿(菓葉樹)、藍海與古厝,如今依舊清晰保存在她的記憶裡。陸小芬感性地說:「時間是最好的記憶,承載著許多歷程。澎湖就像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20250706陸小芬(右二)體驗傳統的「魚灶海沙炒土豆」活動。右為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提供
陸小芬(右二)體驗傳統的「魚灶海沙炒土豆」活動。右為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提供
此次,陸小芬受文化部啟動「百大文化基地」計畫邀請,在推出的20條「名人帶路」遊程中,成為首發團特別嘉賓,與文化部長李遠一同重返澎湖,走訪拍攝場景,串聯望安、菓葉村等5個在地文化基地。
陸小芬從望安花宅聚落出發,體驗當地土染工藝,並前往蔡廷蘭進士第學做澎湖傳統點心「菜繭」。在龜壁港社區,頭戴斗笠、臉裹毛巾体驗烈日與強風下體驗婦女傳統生活,還與李遠演出一場聽聲辨人的愛情短劇。隨後又體驗魚灶海沙炒花生活動,深入認識地方生活文化。
20250706陸小芬在沿菊書店寫下「與澎湖同光合塵,原來初心就可以有家」。文化部提供
陸小芬在沿菊書店寫下「與澎湖同光合塵,原來初心就可以有家」。文化部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