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在2025年5月19日,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演講揭開序幕,這次與往常不同,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確認不出席,新官上任的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則是將低調來台拜訪供應鏈,半導體三巨頭王不見王,但都鎖定AI背後的長遠商機。

2025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星光熠熠,全球科技巨頭齊聚,人工智慧(AI)無疑是全場最熱焦點。然而,在這場AI盛宴的核心戰場——半導體領域,卻上演了一齣「王不見王」的戲碼。半導體三大巨頭輝達(NVIDIA)、超微(AMD)和英特爾(Intel)的執行長,並未如外界預期般同台較勁。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是唯一發表主題演講的巨頭,而甫上任的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據悉將低調來台,主要目的是與供應鏈夥伴會面,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則確認缺席本次大展。
儘管三巨頭的掌舵者未能在COMPUTEX舞台上正面交鋒,但他們在AI領域的激烈競爭早已白熱化,隔空比拚的煙硝味瀰漫全場。這場競賽不僅關乎技術領先,更攸關高達數千億美元的AI市場大餅,涵蓋資料中心、AI PC到邊緣運算等關鍵領域。
黃仁勳的COMPUTEX主題演講備受矚目,預計將再次展示輝達在AI領域的強大實力。挾著高達八成以上的AI加速器市佔率 ,輝達憑藉其領先的GPU硬體,從Hopper H100/H200到最新的Blackwell B200/GB200超級晶片,以及難以撼動的CUDA軟體生態護城河,持續引領AI發展潮流。
黃仁勳一再強調加速運算和生成式AI、乃至機器人、自動駕駛是未來趨勢 ,並確立了每年推出新架構的快速迭代策略,繼Blackwell之後,Rubin平台預計2026年登場,黃仁勳在COMPUTEX演講預計將AI與加速運算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突破,以及在各行業的AI現況,鞏固其AI霸主形象。
AMD方面,雖然蘇姿丰已經確定不會在COMPUTEX期間亮相,但在4月中來台時,不僅拜會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也宴請台灣供應鏈夥伴,包含鴻海旗下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總經理蔡枝安、緯創總經理林建勳、仁寶董事長陳瑞聰、台達電董事長鄭平等,不斷重申台灣供應鏈的重要性,並有信心一起度過地緣政治挑戰。
AMD作為輝達最主要的挑戰者,其追趕的腳步從未停歇。AMD近年來憑藉高效能的EPYC伺服器CPU在資料中心市場蠶食英特爾的份額 ,並透過Instinct系列GPU積極搶攻AI加速器市場,事實上MI300系列已獲Meta、微軟等大廠採用,後續MI325X、MI350、MI400系列按年度更新。
AMD的核心策略是打造一個開放的AI生態系統,以開源的ROCm軟體平台對抗輝達封閉的CUDA。蘇姿丰曾表示,AI是50年來最重要的技術,而開放能加速創新 ,AMD致力於提供具備頂尖效能與性價比的CPU+GPU解決方案 。雖然缺席COMPUTEX,但AMD近期在ROCm功能擴展、與Hugging Face等開源社群的合作 ,以及在AI PC領域推出Ryzen AI處理器等動作頻頻,顯示其挑戰輝達的決心。
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則選擇在COMPUTEX期間低調拜訪供應鏈夥伴,而非公開演講,這也反映了英特爾當前的策略重心。儘管擁有最廣泛的產品組合,包含Xeon CPU、Core Ultra AI PC處理器、Gaudi AI加速器等 ),並推行「AI Everywhere」戰略 ,但英特爾在關鍵的高端AI加速器市場面臨嚴峻挑戰。
其Gaudi 3加速器雖標榜性價比和乙太網路支援 ,但市場接受度有限 。近期取消Falcon Shores GPU計畫,轉向2026年的Jaguar Shores機架級解決方案,更增添了其AI路線圖的不確定性。
然而,英特爾在AI PC市場憑藉Core Ultra處理器取得初步成功,並積極建構軟體生態系。陳立武此次來台聚焦供應鏈,也凸顯了英特爾寄望透過其IDM 2.0策略,發揮先進製程和製造規模的長期優勢。
儘管COMPUTEX 2025少了半導體三巨頭CEO同台的畫面,但AI晶片的戰火從未停歇。輝達試圖以持續的技術突破和生態壁壘捍衛王座,AMD則以開放策略和性價比挑戰現有格局,英特爾則力圖透過多元化產品線和製造實力尋找突破口。從雲端資料中心到AI PC,再到邊緣運算,現在還有關稅對產業帶來的挑戰,AI霸權之爭是長期抗戰,這也是為何三大巨頭都不約而同先後來台穩軍心。
★本文為《鏡報新聞網》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新聞網》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