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吳女士原本腰椎骨質流失嚴重,一年內腰椎T值從-2.8掉到-3.5,讓她整天擔心跌倒。但她接受亞東醫院治療後,骨密度回升到-1.8,提升了24%,現在已經能夠自在出門、恢復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其實是整合AI判讀與跨科照護,協助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的風險。他們導入2套AI系統,可以透過X光影像提早找出骨質變化,讓醫師快速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減少拖延的時間。骨科主任吳凱文提醒,骨質疏鬆不只有藥物可治療,營養補充、規律運動、預防跌倒同樣關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位98歲阿公,10多年來遵從治療、保健計畫,規律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至今還能每天騎腳踏車巡視田園。他的例子說明,骨質疏鬆並非老化不可避免的宿命,只要及早發現、配合治療,就有機會延緩惡化、甚至逆轉病況。
吳凱文也指出,2024年起健保擴大骨鬆藥物給付,若你或家中長輩屬於高風險族群,不妨主動檢查骨密度,開始保骨行動。別等骨折發生才後悔,有行動力,老後才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