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I伺服器散熱與電源帶動下,台達電5月營收克服新台幣匯率衝擊,以410.45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次高,並比去年同期大增17%,也比上個月小增2億多元,累積前5月營收為2007.46億元,比去同期成長25.5%。

沒有AI就BI,和碩受到通訊產品適逢淡季、AI伺服器業務在發展初期、新台幣匯率升值的三重衝擊,5月營收回落至856.85億元、創下2017年5月以來同期新低,月減幅度更高達16.71%,遠超過新台幣升值幅度,也讓和碩成為台灣電子代工大廠中,5月營收衰退程度最高的業者。

沒有AI真BI,仁寶5月筆電出貨量月增9%,可是受到新台幣匯率走揚衝擊,5月營收比上個月下滑7.5%,更比去年同期大減25.4%,累積前5月營收為3190.21億元,年減9.9%。

5月新台幣匯率大漲,不過廣達在筆電、AI伺服器出貨同步成長帶動下,5月營收逆勢月增4%、來到1602.42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次高紀錄,更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8.2%,累積前五月營收為7999.25億元,年增率高達74.8%。

AI旋風持續席捲全球,台灣以晶片供應、伺服器組裝大啖AI商機,除了這些業者外,還有哪些是值得關注的公司?國票證券分析師孫嘉明指出,AI伺服器純度高的股票是當前市場焦點,他相當看好包括奇鋐在內的散熱族群。

隨著股東會旺季展開,外界相當關注下半年科技業展望,在關稅、匯率兩面夾擊下,台積電信心喊出今年營收、獲利都會創新高,同時在AI浪潮帶動下,「所有AI玩家都是台積電的客戶。」5~10年內業績都會很好。

新台幣升值止不住、下半年需求看不見,不過,有AI業務的電子下游組裝業者,如鴻海、緯創、英業達,5月營收都明顯年增,幾乎讓人忘了5月新台幣暴力升值近7%。國票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嘉明直指,今年需求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AI,有AI業務的代工大廠,「今年的EPS都是往上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