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客戶對紅色供應鏈有疑慮 AI機器人大聯盟:友岸外包未來10年商機可期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大力看好人形機器人發展。

|即時

歐美客戶對紅色供應鏈有疑慮 AI機器人大聯盟:友岸外包未來10年商機可期

mirror-daily-logo

2025/07/22 18:19:00

記者:

吳筱雯

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與成本領先歐美,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必須現在結合六大公協會成立AI機器人大聯盟、整合台灣的各方不同實力,不然「死守自動化機台應用,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絲國一與台灣雲協理事長吳政忠也都看好,歐美客戶對人形機器人紅色供應鏈有所顧忌、會找台灣做友岸外包,看好未來10年會有很多商業合作機會。
人形機器人才剛剛開始發展,就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看好,人形機器人將帶來是下一個兆美元的商機,也因此,台灣6大公協會一起站出來成立AI機器人大聯盟。不過,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的機械、控制等技術與成本,遙遙領先台灣,成為台灣發展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一大隱憂。
絲國一認為,AI加速了各種機器人的發展,聯盟選擇這個時間點成立「超級重要」,市調機構資料顯示機器人市場需求快速成長,加上中國在過去5、6年間,機器人的裝機量、關鍵零組件的發展都突飛猛進,他已經感受到急迫性,「台灣必須趕快行動」,如果「死守自動化機台應用,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吳政忠也呼應,台灣有機械、電子、電機、軟體的實力,合起來加入機器人戰局「現在還沒有太晚」,但如果台灣各領域在機器人戰局中不合作,機會幾乎是沒有。
而如果台灣的機械、電機、電子、軟體能夠合作,吳政忠認為,跟美國廠商的合作將是雙贏,未來10年會有很多商機,絲國一也強調,台灣是電子、機械製造業發達的民主國家,只要歐美國家對於紅色供應鏈有疑慮,歐美客戶就會優先找台灣合作機器人。
然而,台灣有太多所謂的「大聯盟」淪為虎頭蛇尾、空口說白話,對此絲國一表示,透過展覽、競賽、落地導入八大領域,來帶動機器人新應用開發與台灣本地的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發展,是避免虎頭蛇尾的實際作法,不過由AI機器人大聯盟領頭與美國廠商洽談訂定人形機器人的標準化方面,絲國一則說,人形機器人才剛剛開始,而且台灣的機器人零組件廠商很多是做外銷與代工的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硬要做標準化,這些中小企業將無法透過差異化而壯大。

延伸閱讀